中國《氣候變化應對法》已初步完成草案 節能減排成焦點
2014-08-18 14:24:16 來源:http://www.nyjblyl.com/ 評論:0 點擊:
中國日報網8月8日電(遠達)中國《氣候變化應對法》草案已于近日正式起草完成,這一進展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。立法中減排制度的設置會否影響中國減排進程?有外媒稱,對于采取何種減排制度是最合理的,目前尚無定論。
《金融時報》8月8日發表環境網站“中外對話”北京辦公室實習生黃舒茂、“中外對話”北京辦公室助理編輯張春的文章稱,有專家擔憂,立法中減排制度的設置可能會影響中國減排進程。據財新網消息,草案尚未公布,可能在今年10月公布意見稿。
《氣候法》是中國第一個關于“應對氣候變化”主題的正式法律,旨在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法案起草項目始于2010年1月,由中國主導,中科院、社科院、中國政法大學等單位的法律專家參與完成。
“能拿出來已經很不錯了,是一大進展。”中國社科院《氣候法》草案起草項目的首席專家常紀文評價說。他認為當前草案還比較抽象,不過遇到的阻力不大,各方基本達成共識。
中國政法大學的曹明德教授也參與了立法。他認為除了國際氣候談判的壓力,中國能夠立法是因為“減排也是中國的內在需求”。一來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對環境和公眾健康構成一定威脅;二來中國人口基數巨大,資源能源的壓力很大,以前的粗放發展方式無法再繼續。
但是用什么樣的減排制度是最合理的,目前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結論。曹明德擔心立法中減排制度的設置可能會影響中國的減排進程。中國一直嘗試的是總量控制制度和碳交易制度結合,2012年公布的立法意見稿也是遵循這一路線。
曹明德向中外對話介紹了碳交易和碳稅制度的利弊。如果實行總量控制,減排的目標是確定的,但是企業的減排成本不知道。如果減排成本高,不利于減排的落實。而且歐盟在碳交易方面所作的嘗試結果并不理想,目前歐盟碳交易價格還只有3歐元左右。
如果采取碳稅的方式,減排的成本是確定的,可以通過稅率來計算,但是節能減排目標不確定。企業的減排意愿也不確定,一些企業可能愿意多出錢來排放,也不利于減排。
美國能源基金會低碳項目負責人胡敏對碳交易也有擔憂。中國的碳交易市場從2010年開始試點,第一批有5個試點城市(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慶、深圳)、2個試點省份(湖北、廣東),胡敏擔心立法進程晚于市場建設,無法應對市場的發展困境。
因此,胡敏并不同意上述常紀文“達成共識”的說法,她認為《氣候法》阻力小是因為所受的重視還不夠。她告訴中外對話:“這次立法進展并沒有加快,與其他法律立法相比,也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,談不上阻力和共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