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當前環境推測未來電改
2015-03-25 13:34:34 來源:http://www.nyjblyl.com/ 評論:0 點擊:
電力作為生產動力的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,資金和技術是其使用的主要資源。節電設備行業在污染物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,但由于國家對改善環境質量、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更高要求,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。為推動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,中國政府不斷加力,對改善環境質量、應對氣候變化更加重視。
電力系統改革需要平衡諸多主體之間的利益,推進實非易事。此次新電改也只是開放了新增售電業務,并未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對原有售電板塊動刀。但無論如何,在電力系統全面引入市場交易機制已是大勢所趨。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,市場化電改在實施之初雖然會遭遇諸多阻力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社會效益就會逐步彰顯,市場自我調節機制會引導發電企業夯實內部管理、引進先進技術,屆時整體電價水平將會在業內規模效應、市場競爭壓力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降低到合理區間,英、法、日等國在電改后十年左右電價水平都下降了20%以上。其間,新能源發電也將會獲得介入市場的良機,最終讓民眾與經濟實體切實獲益。
其實,電力系統改革不斷推進演繹就是行政部門與市場無形之手重新定位、厘清邊界的過程,主管部門需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主動簡政放權,最終完全回歸裁判員角色,是為電力系統內各實體間實現充分博弈、電力市場出清價格自發浮出水面的必要前提。當然,在市場化改革初期,電價變動可能較為頻繁,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形成較大影響,主管部門需對包括財政專項資金補貼、把控改革節奏等在內的工作做出充分預判與合理安排,以舒緩電力改革實施給社會各界形成的沖擊力度。
上一篇:排污“難產”致使節能服務業的崛起
下一篇:合同能源管理亮起節能綠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