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遭遇哪些尷尬
2015-10-15 11:37:17 來源:http://www.nyjblyl.com/ 評論:0 點擊:
政策東風頻吹,節能減排壓力山大,經濟結構、能源結構轉型釋放廣闊市場空間……所有這些利好因素疊加,節能環保行業并未迎來爆發式增長。
以一臺110千瓦發動機一天工作20小時計算,高效節能電機每天節約120度電,一年下來為企業省下4萬多元,不到半年就能收回新電機成本;如果將全國70個生產高效節能電機企業的產品全部進入市場,高效利用,一年可以節約一個半三峽的年發電總量。
數據讓人震撼,可推廣卻沒那么容易。據中科宇杰了解,對節能環保產業來說,技術問題相對好解決,比技術更重要的是節能環保產業的商業模式和資金問題,本質上還是資金的問題。
以國外發達國家通用的合同能源管理為例,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引入中國,但一直未成大氣候,究其原因還是資金瓶頸。由于項目開發周期長、短期獲利能力差、負債率高,節能服務方往往要先墊資維持項目運轉,其間還要面對用能方經營情況是否穩健、是否按合同分享節能效益等風險。
上一篇:節能技術推廣任重道遠
下一篇:節能產業發展要解決哪些“疼痛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