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合同能源管理是如何變身的
2015-08-24 11:08:46 來源:http://www.nyjblyl.com/ 評論:0 點擊:
面對氣候問題,發達國家應首先擔負起國內深度減排的責任,向全世界示范,對外要給發展中國家技術和資金支持;發展中國家也要做出自己的努力,轉變發展觀念,改善能源結構,加快技術進步,通過更多切實行動推動全球氣候保護進程。
在發展中國家具體來說,就要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,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,加大淘汰落后產能,改造提升傳統產業。實施重點節能工程,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。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,提高能源管理水平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,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……
看來,作為一種市場化的節能機制和商務模式——合同能源管理,不僅受到社會關注,企業的歡迎,也將成為有限緩解氣候為問題的“利器”。而在現實中,這種企業可以不投一分錢實施節能改造,還能享受節能收益的方式,卻在各種“阻礙”面前,一直呈現“叫好不叫座”的局面。這是為什么?缺政策、缺市場、缺技術、缺資金?不。
中科宇杰認為,融資難、合同簽訂難、節能量確定難等問題,歸根結底都是“對接難”,企業與企業對接、企業與銀行對接。不僅如此,目前,市場上各種節能信息嚴重不對稱,往往產品找不到市場、市場找不到項目、項目找不到資金、資金找不到技術,對接鏈條脆弱,缺乏產業整合平臺。再加上節能公司還處于發展中,沒有成熟的行業規范,項目風險較大,收益能力表現參差不齊。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卻步履艱難的根本原因。如何來突破“對接”問題?
中科宇杰希望:全國各地優秀的節能服務企業成立更多的模式創新、形式新穎的聯盟來推動企業和產業的發展;也希望在這個產業的自我良性循環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,相關部門可以“強力”介入,“扶上馬,送一程”。
上一篇:工業節能潛力不容小覷
下一篇: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你們準備好了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