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質能源不具備成本優勢
2014-08-01 14:34:41 來源:http://www.nyjblyl.com/ 評論:0 點擊:
“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居高不下的成本。現在愿意將秸稈打捆運到電廠的人越來越少,回收成本也在不斷上漲,加上生物發電廠越來越多,勢必會縮小有限的市場份額。”據上述劉姓工作人員介紹說,在他印象中,2009年(江蘇)全省一共只有7家生物質發電廠,如今投產發電的已達14家。
中科院戰略問題咨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也認為,中國非糧生物質能源,不能與糧爭地,隨著用地成本提高以及農戶分散等因素帶來的收集成本增加,生物質能源還未具備成本優勢。
對此,中國農業大學教授、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史元春并不贊同以上觀點,他認為,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技術早就不是問題了,并且,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市場、環境、成本等因素也都沒有問題。它是清潔的,擁有無限市場的,資源豐富,而且成本比起風能和太陽能來說都低,瓶頸在于公眾對它的理解和信任。
盡管全行業多數虧損,所有投資者還是搶著進入生物發電市場。之所以有這種反差,關鍵是所有生物質發電廠將補貼看做了最后一根稻草。
“這些市場進入者的通行做法是,將不可行的項目先做成可行,然后從銀行拿到貸款,再從國家騙到補貼,隨之逼著國家上調上網電價。”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。
上一篇:能源及時帶動我國產業升級
下一篇:我國能效投融資過于依賴財政